品種介紹:生育期106天左右,比對照鄭單958早1天。株形半緊湊,總葉片數21片,株高257厘米,穗位97厘米。果穗筒型,穗軸紅色,穗長(cháng)17.6厘米,穗行14-16行,行粒數37粒,籽粒黃色、馬齒型,百粒重35.5克,出籽率85.7%。2017年、2018年山西農業(yè)大學(xué)抗病性接種鑒定綜合結果:高抗絲黑穗病,中抗大斑病,感莖腐病,抗穗腐病,感矮花葉病。2018年農業(yè)農村部谷物及制品質(zhì)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(哈爾濱)檢測:容重762克/升,粗蛋白11.08%,粗脂肪4.73%,粗淀粉73.03%。2017年、2018年參加山西南部復播玉米區區域試驗,2017年畝產(chǎn)704.7千克,比對照鄭單958增產(chǎn)5.4%;2018年畝產(chǎn)703.4千克,比對照鄭單958增產(chǎn)8.2%;兩年平均畝產(chǎn)704.1千克,比對照增產(chǎn)6.8%。2018年自行開(kāi)展生產(chǎn)試驗,平均畝產(chǎn)694.3千克,比對照增產(chǎn)6.4%。
審定(引種)編號:晉審玉20190060;皖引玉2020039;(冀)引種(2020)第1號;(豫)引種[2019]玉027;
突出特點(diǎn):抗病、抗倒、不禿尖、耐密機收、大板糧
適宜區域:適宜在山西南部復播玉米區種植。安徽淮河以北玉米區;河北省衡水市、石家莊市(含辛集市)、邢臺市、邯鄲市,保定市的清苑區、順平縣、高陽(yáng)縣及以南地區(含定州市),滄州市的肅寧縣、河間市、滄縣、黃驊市及以南區域;河南省玉米種植區.